当前位置:首页 >>侨界人物

侨这三十年·华侨华人与日照 | 薛荣兴:身寄他乡 心系故里

发布时间:2019-10-23 21:03:43      点击: 28871

 

 

口述人:薛荣兴 整理:邢慧

 

    口述人物简介:

 

 

    薛荣兴,1943年8月24日出生于韩国首尔,祖籍山东省日照市莒县。1968年9月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会计系,曾任韩国最大、全球第四大汽车公司——现代、起亚汽车株式会社副会长,现代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具体负责中华区事务,市场范围主要涵盖中国内地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

 

    自2001年起,为现代汽车在中国大陆开拓市场,前后成立北京现代工厂、江苏盐城东风悦达起亚工厂、威亚汽车发动机(山东)有限公司等。2006年9月入选《华商韬略——记百位杰出华商领袖》一书。2006年当选中国品牌十大人物。2010年2月,在人民日报社《环球人物》杂志举办的“环球人物榜2009跨国企业年度人物评选”中荣膺“先锋领袖奖”。

 

    被逼自主创业

    我是韩国的第三代华侨,我的祖父和他的两位兄弟在清朝末年就一起结伴到韩国闯荡,经营谋生。那时,正是韩国华人的黄金时代,手里掌握着韩国经济的大半个江山。


    虽然从父亲一代就已生在韩国,但我对中华文化从小就不陌生,更没疏远。因为我们家里有规定:在家里一定说中国话,出去才说韩国话。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家庭教育,我才能从小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并且中国话说得很好。就是直到现在,我们家族的这个传统也一直在延续,我的后代都在接受中华文化的教育、说中国话。


    我从汉城华侨中学毕业后,又考到了中国台湾念大学,专业是会计。当时中韩还没有建交,华侨子弟在韩国念完小学、初中、高中学校后再念大学,要么到外国去,要么就到中国台湾。去台湾是由那边的教育机构带着试卷到韩国,由韩国的大使馆来考,400多人只录取30个,考上很不容易。到台湾读书很困难,既没有定期空中航线,也没有定期的海运航线,所以我们就坐拉煤的船、拉货的船,有什么船就坐什么船。


    至于会计这个专业,并不是我自己主动选择的,所以也没有什么兴趣,就浑浑噩噩地念完了事。但现在看来,正是我所学的会计专业,才让我的财务知识比较扎实,数字观念更强。要知道,这样的特质在一个大集团里,还是很重要的,所以说会计专业还是对我以后的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1968年,我大学毕业,此时韩国华侨的命运已近悲惨。韩国独立以后,开始整顿外国人的事业,第一个就针对我们中国人,他们强行关闭了很多中国人开的公司。我们虽然已是第三代华侨,但还是没有永久居留权,要不停地换签证。我大学毕业后,想找事情做却没有机会,一方面韩国公司绝对不会要你,另一方面中国人又没有什么正规的经营事业,基本上就是维持一下生活而已。作为华侨,进入政府机关和大企业工作的机会几乎是零,即使能幸运地进入,也不过是做翻译工作,绝难从事管理与决策的工作。


    但后来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既然大事情、大生意我做不了,那我就从小事情、小生意做起。想到“民以食为天”,于是我就先开了家餐馆,尽管开餐馆不赚大钱,却足以让我养家糊口,不为生计犯愁。但我不能一辈子就靠一个小餐馆为生,于是在餐馆做得比较稳当以后,就交给了我太太打理。

 

    禁令中找商机

 

    有了这个安全又相对有保障的大后方,我就开始了没有后顾之忧的闯荡:看见什么可以做的机会,就投身进去,开拓一番,增长见识,结交朋友,而且灵活机动,轻装上阵:“不行了,回来还有个避风的地方。”


    当时,韩国还没有对外开放,旅游业是个空白,于是,我就抓住机会开了一家旅行社。因为不能大规模招客揽客,就在狮子会等外联外交活动比较频繁的民间团体上做文章。为了招揽客源,我先研究了这些外联外交活动的特点,当时这种活动的参加者主要是东南亚一带的华侨,当然韩国的华侨也会去,国外的华侨也有。我的方法是把他们结成对子,让外国的华侨到韩国来,让韩国的华侨到国外去,实现一个互来互往。通过这种方式,我的旅行社生意越来越好,还在1999年获得了韩国文化观光部长官的荣誉表彰。


    可能是我天性喜欢折腾、闯荡,在旅行社的生意走上轨道后,我又发现当时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很火的中国功夫片在韩国竟然没有人看。深入调查后才发现,原来是韩国政府下了禁令,就是因为太卖座。“为什么不用自己在韩国和中国两边的资源优势,把中国功夫片卖到韩国?”于是,我就到处找门路,看看能不能在政府的禁令下把中国电影引进到韩国,最后我发现,合作拍摄是个不错的方法,具体来讲就是让中国台湾、香港等地的电影人和韩国人合作,演员用中国的明星,但拍摄等全部用韩国的,拍成电影后,以韩国电影的身份投向市场。这种“曲线救国”的办法,最后成功地把华人电影推向了韩国市场。

 

    得遇“有缘人”

 

    在创办旅行社、拍电影以外,我一直在寻求突破,利用自己在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建立的人脉关系,开展了很多贸易和交流交往工作。但因韩国政策及法律的限制,这些产业始终都只能游走于边缘或空白地带,做不大,也不敢做大。

    我的祖籍是山东,山东人重信守诺、仗义正直、好交朋友,我也因此结交了很多好朋友,郑梦九就是其中一个。

    他比我大5岁,那时候现代公司还不是很大,我们偶然相识之后,觉得脾气相投,就约定好一个星期见几次面,见面之后就吃吃饭、喝喝酒。随着交往的越来越深入,他就向他的父亲推荐了我,提出邀请我到现代公司工作的建议,他的父亲郑周永相信自己儿子的眼光,也同意了。


    我还记得那天我们并没有约定见面,但忽然郑梦九神秘兮兮地来找我,说他爸爸叫我到现代上班。虽然我当时自己有生意,并且可能赚的钱更多,但这个机会代表着朋友善意的提携和相知相惜的情谊,我根本就没想过拒绝。就这样,我去了现代上班。


    让我感到惊讶和欣喜的是,现代的董事长郑周永郑先生也非常喜欢中国人,原来这其中还有一个故事。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后,韩国驻地的美军占领了南朝鲜,美军盖房子、修马路都是现代建设在做。当时,韩国缺少泥水匠、石匠等建筑工人,老董事长就带着很多华侨干活,也就是在此过程中,郑周永了解到了中国人的信义和能力,所以对中国人印象很好。

    这个形势对我还是很有利的。我也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来。毕竟,多年的打拼经历告诉我,干事业不能仅仅依靠个人感情,归根结底要靠能力。


    我到现代时,韩国大公司还是极少招用华人大学生,即使录用也只是做翻译,但这不是我的初衷。于是我就向郑先生提出了一个要求:不做翻译。没想到郑先生很爽快地同意了,还直接安排我做了常务顾问。

    韩国大企业的基本层级模式是:普通员工、代理、课长、次长、部长、部长理事、常务。我一去就做到常务级顾问,用现在的话说是超级“空降兵”。这样的地位,别说华人,就是韩国人也望尘莫及。更重要的是,郑先生很多事情都交给我打理,所以实际上我已经相当于一个总经理了。

 

    登陆中国初试水

 

    中国有句古话叫:“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郑先生如此赏识,我当然要拿出自己全部的能力。


    我的优势就在于对中韩两国国情的了解,所以我就充分发挥这个优势,先将现代集团的火车、地铁等重工产品销往东南亚和大中华各地,并在集团内组建了研究中国市场的中国事务部,同时也以民间身份通过现代集团积极协助中韩建交。中韩建交后,我们又第一时间将现代的重型设备,比如挖土机、地铁、越野车等产品从韩国直接运往中国,拓展市场。这其中,我负责的一笔生意还在正常利润之外,额外为公司赢得了1亿美金的纯利。

    1994年,我代表现代集团角逐台湾花莲400辆火车的大生意,当时有11家国际大公司参加竞标,很多人并不看好现代,但我不这么认为,仍然全力以赴。就这样,我们凭着必胜的信念和运筹帷幄,最终击败对手,以3.06亿美金的价格抢到了订单,而且乘胜追击,在第一时间带回了1亿美金的定金。成功拿下这个订单,能为集团带来很可观的利润,因此郑先生很开心,谁也没想到,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我们带着1亿美金回到韩国,不到一个半月后就发生了金融风暴,韩元和美金本来是800∶1的汇率,很快就变成了1700∶1,集团抓住这个时机,在汇率达到1600∶1时兑换,这一下子等于白白捡了1亿美金。在当时,全公司的员工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欢欣鼓舞,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对于当时的现代来说,多挣1亿美金,是一件太不容易的事情了。


    这次事件之后,郑先生对我更加信任,集团上下也逐渐认可了我的能力。我开始了“将现代正式引入中国”的计划。

    应该说,想让现代“登陆”中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时中国刚刚开放不久,对外开放的法律、政策等都还了解不够,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谁赢得先机,谁就取得了胜利。

    我先从中国的突出优势和现代集团的产业现状找到了突破口,确定大方向——当时,现代集团下属有一个现代精工,它的集装箱占到全世界43%的市场份额,而集装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大,而这正是中国最直接的优势所在。于是我建议集团首先把集装箱拿到中国来做,会长也和我观点一致。


    大方向明确后,具体的实施策略也需要斟酌。秉持“不将全部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论,我们一下在中国的青岛、上海、广州3个大城市注册了3个公司,采取不一样的经营方法,青岛独资、上海合资、广州是技术提供。当时,这3个模式几乎涵盖了外资进入中国的所有路径,而之所以一口气推出3个模式,我们其实目的很明确:探路第一,赚钱第二。


      效果很快就显现出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现代青岛厂以亏损7800万美金的结果关停,而上海与广州的合作则很成功。也由此,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独资这条路行不通。这个道理是花7800万美金换来的,虽然代价有点昂贵,但对于现代集团在中国下一步的规划和布局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铁血推动内部改革

 

    时间到了2000年,在这一年,对于现代来说,相继发生了好几件大事,其中一件就是现代的“分家”。

 

    当时韩国的第三大集团大宇公司倒闭,严重影响了韩国的经济发展,这也给现代敲响了一记警钟。现代作为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其总销售额比国家预算还要大,一旦现代也发生大宇那样的悲剧,那么对于韩国经济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郑先生就将现代一分为五:现代汽车、现代重工、现代建设、现代电子和现代金融。

    分家以后,郑梦九出任了现代汽车株式会社会长,我也跟着他一起到了现代汽车,出任副会长。


    当时,已历经30年的现代汽车正陷入困境:内部经营混乱、裙带关系严重、经营亏损。“要实现大发展,就必须先解决家里的问题!”于是,我就和郑梦九一起进行了一场内部大改革。

    要造出好汽车,首先要有好配件。当时现代汽车的很多配件都是和老板有亲戚或朋友关系的人在供应,这些人都无偿享受着现代汽车极大的优惠和照顾,所以在郑梦九的支持下,我首先把这些裙带关系清除出了现代汽车的队伍,最多的时候曾经一天换掉了800人,足足用了七八个月的时间才整顿完毕。“谁来说情都没用!”当时,这句话就是我的原则,不管你有什么样的裙带关系,有什么样的后台,只要供应的配件不合格,只要走后门争取到了不符合规定的优惠,那就一律开掉,毫不手软。


    队伍肃清了,配件质量上去了,现代汽车很快在品质上有了很大提高,并成功收购了韩国起亚汽车公司。


    品质提升后,我们又把精力放到了研发上,把利润的三分之一拿出来搞科研,同时还推出“透明经营”“责任经营”“现场经营”三大原则。通过对品质、研发以及三大经营原则的加强和贯彻,现代汽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有一个统计数据可以直观表现这种快速的发展速度:之前发展了30年的现代汽车年产量是170万台,但经过改革之后,仅仅5年时间,汽车的年产量就达到了412万台。可以说,我们用5年时间超越了过往30年的发展成就。

 

    驾驭“现代” 驰骋华夏

 

    2000年,现代发生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正式决定将汽车业务拓展到中国。


    加入WTO后,中国开始全面放开汽车市场,中国车市由此成为各大跨国公司的宠儿,各大汽车公司都在中国建立生产工厂,丰田、通用、福特、大众等都已经在中国获得了相当的收益。由于之前有与中国做生意的经验,我就被任命为开拓中国市场的负责人。


    虽然现代汽车计划正式进入中国,但这时在中国建立生产工厂已经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最终在我们的多番努力下,2001年,现代汽车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企业——北京现代拿到了发改委的批文,北京现代随后宣布成立。


    对于北京现代的发展,我其实是很重视的,毕竟是现代汽车进军中国的第一步。我曾经表示:“现代汽车将会让业界有三个想不到:想不到现代公司的能量有这么大;想不到现代汽车的价格会这么低;想不到现代的售后服务会这么好。”对于当时品牌、质量都还不是一流的现代汽车来说,没有多少人相信我说的话,然而随后现代汽车在中国创造的“现代速度”却一次又一次让人们惊讶。即使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现代汽车在中国的销售额也是同比增长90%多,可见“现代速度”不是空有其名的。

    在筹备北京现代的过程中,韩国国内现代汽车与起亚汽车进行了重组,成立现代起亚汽车集团。2001年11月27日,东风、悦达、起亚三方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在中国的第二个合资企业——东风悦达起亚落地。


    可以说,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这两家合资企业的成立是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迈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随后,我们又采取技术合作、协议生产等方式,与山东华泰、安徽江淮等地的汽车企业合作,突破了跨国公司在国内合资企业的数量限制,将现代集团在中国利益推至最大化。


    到现在,现代汽车集团在中国已经拥有65家法人企业和28个代表处,投资总额达158亿美元,业务范围涵盖零部件生产及销售、汽车电子、二手车、物流、建设、汽车金融等。

    在未来,现代汽车还会继续在中国投资,因为现在中国因素已经在现代汽车集团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创造“现代速度”的过程中,我亲眼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令人称奇的“中国速度”,全球各个国家中,我认为中国的发展前景是最好的,我甚至可以说,中国经济不发展,世界经济就不会进步。

 

    心系中国 故里情浓

 

    我持有中国台湾护照,流着中国人的血,哪能不为中国办事?现代汽车在中国发展,我也得以借此更加深入地了解我的祖国,同时也在力所能及地为祖国做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当年,为了推动中韩建交,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有一年得知中国贸促会等机构要到韩国设立代表处,我就马上对这些机构的负责人说:“就在我们现代集团大楼设办公室吧,我来安排!”说干就干。装修房间、添加办公设备这些事都是我亲手操办的。最后等中方代表到达韩国时,办公室早已安排就绪,所有的人都很惊叹。

 

 

    现在,我的身上有很多“职务”:首尔华侨协会副会长、中华粮食业总会副会长、韩华狮子会会长、华侨救国联合总会顾问、韩国中华总商会名誉会长以及任职汉城华侨中学理事长26年之久(此校在全球华侨学校中规模最大,约26400平方米,拥有学生数最多,约800多人),……我的家人笑话我,说我成了“官迷”,但我觉得,只要能为韩国华侨华人事业尽心尽力,能为中韩发展发光发热,再多的“官”,我都要。


    我祖籍是山东莒县,我的“根”在山东,有人甚至说我的普通话都带有山东口音。2006年,我第一次回莒州老家时,很激动,内心的那种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就觉得回家了,感到非常“亲”。


    这种“亲”,是在外漂泊的游子终于回家的那种。回到家乡,处处都能感受到亲情和乡情,要知道,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是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祖国、思念故乡的。

 

 

    2008年,我又一次领着我的妻子和孩子回到故乡日照参观考察,还回老家莒县夏庄镇薛家湖村看了看,到先祖的墓地祭扫了祖墓,漂泊的人终于回到了家、寻到了根。在先祖墓前,我感到无比踏实,那种感觉是身处韩国从来没感受到的。所以我也为家乡捐建了一所学校,名叫荣兴小学,并且为老家引进了现代汽车集团等多家整车配套企业。其中,山东威亚和山东坦迪斯(原山东派沃泰自动变速箱和岱摩斯汽车传动系统)等项目,供应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整车产能配套,他们的成长,也跟着整车厂的发展不断提高,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工厂。如今他们各自产能山东威亚80万台、坦迪斯150万台,这也算是我为家乡人所作的一点贡献。


    2007年,由我担任董事长的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汽车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现代汽车集团向学院捐赠了不同型号的12辆整车、28台发动机和180套汽车零部件,作为实验实训设备。同时学院还与现代汽车天安研修院达成互派师生进修协议,至今已有7批54人次专业教师先后赴天安学成归来。现代汽车也先后派了4人次来学院交流。我希望能以这种方式,为中国以及我的家乡培养更多汽车行业的高端人才,从而推动汽车行业的跨越发展。


 

Copyright (c) 日照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198号  邮编:276826

联系电话:0633-8781445  邮箱:rizhao_ql@tom.com 鲁ICP备140197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