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侃:回归的乡音
发布时间:2015/4/13 10:07:44 点击: 39304
稿件来源:日照新闻网(黄海晨刊)日照市侨联特邀记者 陈潇 见习记者 孟杨采访
□郭建侃简历
郭建侃,美籍华人,德国自由大学发育遗传学博士。1968年出生于日照奎山乡(今奎山街道)。1987年毕业于日照一中,1991年获南京大学生物学系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1994年,任徐州医学院基础部生理教研室助教,199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1997年—2001年任德国柏林市Max-Delbrück分子医学中心研究助理。2001年获德国自由大学发育遗传学博士学位。2001年—2002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博士后;2002年—2006年,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2006年—2012年,先后任美国耶鲁大学副研究员、医学院助理教授;2013年—2014年,任美国艾伯维制药公司肾脏病药物研发部资深研究员。
朋友圈里,郭建侃有两个绰号:“郭八国”与“郭药师”。
“药师”比较好理解,顾名思义,源自他所学的医学专业与负责的药物研发;“八国”,则是朋友们对其语言天分的调侃和概括,即掌握了八个国家的语言。
思维敏捷、身材高大、博物通达,是郭建侃给人的第一印象。离开故乡数十年,他的乡音依然纯正地道。“无论如何,小时候的语言总是忘不了的。”郭建侃如是说。
故乡·梦想的启航
小时候,郭建侃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
“在我十岁的时候,父亲因为患脑瘤而去世,家里一下子没有了经济来源。母亲带着兄弟姐妹五人,生活很艰苦。那时候,只要学校开运动会,我就跟班主任请假回家帮忙干农活,同学们知道我家里的情况,有时也会跟老师请假,跑回去帮我。”
少年的时光,有辛酸,也有温暖。家境贫寒的孩子,往往更加懂得奋斗的重要性。
读书时的郭建侃学习成绩一向出类拔萃,初中毕业后更是以奎山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日照一中。家里人并没有给他施加压力,但他自己总觉得,如果不尽心学习的话,就太不负责任了。
“读高中的时候,我想将来要学医,做一名脑外科医生。但报考大学时家里人都反对,因为那时我想报的南京大学医学院重建后刚开班,是七年制,时间太长。于是无奈之下就换了个和医学接近的专业。”
1987年,郭建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生物学系,学习人类及动物生理学专业。
进入大学后,在汲取知识方面,郭建侃一直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尤其擅长语言的学习。除了汉语,还基本掌握了其他七个国家的语言。为此,同学送他外号“郭八国”。
“毕业后,我还自学了拉丁语。不过后来,像日语、俄语、法语什么的,因为平时不大使用,所以掌握的词汇量渐渐减少了。世界语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种人造语言,很优美,学起来也很简单,可惜没有得到普及。”
说起语言的学习,还有不少趣事。“在协和的时候,有一次一位同事要出国,联系了丹麦的一家医学院,发过来的信是丹麦语。他看不懂,就发给我让帮忙找个人看看谁会丹麦语。我没找着会的人,就自己跑到北图借了一本丹麦词典,给他翻译出来了。”郭建侃笑道。
大学不能读自己向往的专业,毕竟是令人遗憾的,虽然当年的决定是迫不得已,可郭建侃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他学医的心情也从未改变。大学毕业后的郭建侃,到徐州医学院基础部生理教研室担任了几年助教,随后又考入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高血压在基因方面的发病机制,并获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
留学·探索无止境
1997年,怀着对医学领域的更高追求,郭建侃留学海外,来到德国首都柏林。十七年间,从德国到英国,从英国到美国,他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歇。
到德国后,郭建侃先是担任了Max-Delbrück分子医学中心研究助理,后取得德国自由大学发育遗传学博士学位。“在德国期间,我主要跟随导师用转基因的方法来研究肾的发育。现在很多人对转基因有兴趣,但又因为不够了解而产生误解,一谈转基因就色变。其实转基因是一种技术,关键在于怎么用。”
2001年,郭建侃从德国来到英国,成为纽卡斯尔大学博士后。一年后到了美国,加入美国耶鲁大学接受博士后训练,后成为耶鲁大学副研究员、医学院助理教授。
在耶鲁期间,郭建侃主要从事骨髓干细胞领域的研究,并在世界上首次制作了一个基因敲入的小鼠品系——“终结者(“the Terminator”)。作为一个工具鼠系,将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该模型,郭建侃研究了包括骨髓干细胞在内的干细胞在肾小球足细胞再生和修复中的作用。发现骨髓干细胞在肾小球足细胞的修复过程中贡献很小,并且,肾小球损伤后白蛋白尿对肾小管的直接作用是促进小管细胞增殖,而不是诱导近曲小管的细胞凋亡。这一重要发现校正了学术界多年来对蛋白尿中的白蛋白与肾小管损伤关系的错误理解,为临床药物研发提供精确的理论依据。
“多年以来,我虽未行医,却一直在从事与医疗相关的事业。”郭建侃笑称,朋友们因此也会称他为“郭药师”。虽然没有金庸笔下“黄药师”的七分邪气,可他在医学领域的天分和那股执著钻研的劲头却一点不少。
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小鼠发育遗传学、基因敲除技术、肾小球足细胞生物学、胚胎干细胞及成年干细胞、肾干细胞、表观遗传因子在肾、输尿管发育中的功能等研究方面,郭建侃尤为擅长。
十三部论著、三项个人专利、六项科研项目,郭建侃探索的足迹继续延伸。
2013年,郭建侃加盟美国艾伯维制药(其前身为雅培制药),主持慢性肾病的足细胞研发平台。在进行医学科研的过程中,他善于中西结合。“在研究肾发育方面,我曾写过一篇关于肾中阴阳之道的论文《The Dao of the kidney》(肾之道)。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学说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中医和西医对于肾的理解不同,中医中的肾不仅仅指西医的肾脏这个器官,还包括泌尿、生殖系统,其实,他们确实在发育过程中有共同的起源,我们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意识到这点,真的很了不起!”
郭建侃的这篇文章得到了一位世界级杂志主编的极度认可,“这位主编后来告诉我,以后但凡听谁再讲阴阳,他都会推荐对方看这篇论文。”郭建侃笑道。以中国文化为源泉,郭建侃在探索中一步步实现中西结合、中药西制,走出了一条医药制造的新道路。
论战·海外中国心
郭建侃笑言,自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现在除了非洲没有尝试过,其他地方都能待得比较自在。至于饮食,酸的甜的辣的都可以,因为小时候家里穷,所以对于吃的方面没什么计较。”
“在国外时,我很喜欢户外运动,尤其是登山和游泳。运动让我始终保持对生命的热情。”对于郭建侃来说,实验室外的世界同样精彩。
“在国内的时候可能感觉还不明显,在异国他乡的华人往往会特别注意维护祖国的利益和声誉。”在美国时经历的一些往事。给郭建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在耶鲁大学读书的时候,适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些国外的分裂势力和法轮功成员事先申请了路权,在街上游行,试图破坏并影响火炬传递。我们这些留学生得知消息后,就组织学生会成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游行。将他们必经道路的一块广场绿地也给注册了,四五百爱国学生一起集会,与对方进行对峙,中间被警察围起的人墙隔着。记得留学生中有一个音乐系的,声乐特别好,领着同学们激情高唱《我的中国心》,现场气氛很是热烈。这件事后来被刊登在报纸上,并被上传到了网上,引起很大反响。”郭建侃说。
“后来,他们又在网上污蔑造谣。因为有些国家故意删减关于藏族农奴的历史,抹杀真相,导致很多外国人对真实的情况不了解。”为了驳斥他们,郭建侃借阅并翻看了三十多本历史书,从各种书籍资料中寻找论据,与他们进行网上论辩。“我们跟他们进行了一场持久而激烈的网上‘论战’,这不仅仅是出于爱国之心,也是对真理的向往和追求。我从来不会随意转发各种谣言,每当接收到一条信息后,总是会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
除了科研项目,书籍是郭建侃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耶鲁大学的图书馆藏书丰富,每个人一次可以借到250本,期限一年。我家里的书架摆满了各种书籍,看不完就再续借。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历史相关的书,如《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人们都说,当一个人喜欢读史书的时候,就代表他已经上了年纪了。”郭建侃笑道。
读史使人明智,年龄不过是岁月留下的影子。对于郭建侃来说,未来远比过去重要。2014年3月,郭建侃带着自己的六项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相关的科研项目回到日照,希望能将其造福故乡。
回馈·故乡的山水
命运在每个人的人生转角处,都会放置一个机遇。有时,一个人,一句话,便如同那打开的一扇窗,透出光亮,指引了迷茫的人前进的道路和方向。
“人生的转折处需要导师。”郭建侃如是说。
因为父亲的去世,小小年纪的郭建侃希望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一名脑外科医生,可以说,是父亲影响了他最初的决定。人生无常,变动处总是会触动命运的方向。
影响郭建侃人生抉择的还有他的老师。“裴振鹏老师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他是一位特别有才华的老师。有一次快要升学考试时,我无意中路过他的办公室,听到他对另一位老师说,‘郭建侃报考中专太可惜,应该继续深造。’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也很受鼓舞。如今,裴老师已不在。但心上的名字依然还在,恩情常在,感恩常在。”
谈起对自己影响比较深的人,郭建侃能说出很多,例如两河联中的陈长同老师、日照一中的班主任孙方利老师等等。他从来没有忘记那些在人生的转折处,给予过他温暖和力量的人。
每次回到日照,只要时间允许,郭建侃就会到高校和医院去讲课。
“看到同学们在微信群里讨论关于转基因的问题,现在国内的人们对于转基因是否安全存在疑虑和很多争议。我的博士论文做的就是转基因。我想可以通过开办义务演讲活动,普及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从客观角度分别指出转基因对于人类的贡献和对动物、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威胁。然后再针对百姓的疑问进行解释,通过对照实验进行分析,用事实来说话。”
“家用小型生态环保厕所”,是郭建侃研发的几个项目之一。“小时候家门口有条河,很清澈,可现在却变成了臭水沟,感觉很痛心。在环保这方面,我们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如果能将生态环保厕所这个项目得到推广,将是十分利民、节水而且环保的。因为它不依赖任何外在水源,完全通过微生物发酵,将排泄物转化成无菌无毒无害的有机肥料。这样就可以避免农村将粪便排到河水中污染水源。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早日得到推广和应用,无论城镇还是乡村,让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用得上。”郭建侃如是说。
家用小型生态环保厕所的项目已经落地,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普及到普通民众家庭。除此之外,郭建侃还研发了利用尿样中生物标记物对肾病及肿瘤的快速鉴别诊断、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病的中药保健品的研发及生产、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病的中成药的研发及生产、利用斑马鱼肾病模型对已有处方药新用途的快速研发及生产、化妆品及皮肤保健品的生产五个项目。如果日照有一个设备配套比较完善的生物医药孵化器,希望能将这些项目在日照进行推广应用,造福于民。
“除了自身研发的项目之外,我希望能够利用在国外的人脉资源,来引进更多的科技项目,促进日照科技的进步和发展。”郭建侃笑着说。
几十年漫漫求学路,探索的背后是回归与回馈。如今,郭建侃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老家日照这个承载了他少年时期梦想的地方,以一贯的自信与智慧,重新整装,再度出发。
Copyright (c) 日照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日照市北京路198号 邮编:276826
联系电话:0633-8781445 邮箱:rizhao_ql@tom.com 鲁ICP备14019708号-1